深港金融合作市场需求调查报告:人民币在港澳使用便利度需提升,企业具体期待有差异
发布时间:2021-08-28 作者:元大期货 点击数: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老盈盈 8月27日,深圳经济特区金融学会(以下简称“深圳金融学会”)发布了《深港金融合作市场需求问卷调查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
该项问卷调查的对象是大湾区特别是深港澳六类市场主体,包括深粤普通居民、深粤高净值人群、港澳普通居民、港澳高净值人群、在深企业和在深金融机构等,调查内容涵盖受访机构的类型、跨境业务占比情况、对当前金融开放程度和试点政策的评价、对下一步金融开放方向和措施的期待、跨境投融资和资产配置需求等。
《报告》显示,深粤个人受访者赴港澳频率较高,对于跨境金融服务需求迫切。
需求主要来自于跨境消费和跨境投资两个场景。跨境消费场景下,深粤个人受访者对移动支付有较高需求;跨境投资场景下,深粤个人受访者对股票、保险和基金等金融产品投资兴趣较浓,对畅通投资渠道需求迫切。
在人民币跨境使用方面,深粤个人受访者希望进一步提升人民币在港澳使用的便利度,期待数字人民币的跨境使用。
近50%的受访深粤普通居民认为人民币在港澳使用的便利程度有待提高,受访深粤高净值人群中仅有14%经常在港澳使用人民币购物消费。超过五成的深粤个人受访者认为数字人民币未来会成为一种新型且安全的支付方式,能够提高交易、转账的效率和安全性,说明数字人民币未来跨境使用在实践中拥有较好的群众基础。
港澳个人受访者(含受访港澳普通居民和港澳高净值人群)方面,《报告》指出,跨境金融投资场景下,港澳个人受访者对人民币存款和理财产品有较高的配置意愿,这与深粤个人受访者存在显著区别。
港澳个人受访者需求集中在内地一般性存款、理财产品和股票等。与深粤个人受访者类似,受访港澳普通居民和受访港澳高净值人群同样期待沪深港通进一步便利,分别有48.7%和51.4%期待扩大标的股票范围。
《报告》显示,港澳个人受访者对人民币可自由使用的理解相对全面,56.8%的受访港澳普通居民和56.2%的受访港澳高净值人群认为“跨境投资人民币自由结算”最能代表人民币可自由使用。35.9%的受访港澳普通居民和37.0%的受访港澳高净值人群认为数字人民币能够创造新的结算体系,有利于开展跨境交易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34%的受访港澳普通居民和34.4%的受访港澳高净值人群认为数字人民币能够提高交易和转账的效率和安全性,这表明数字人民币跨境使用有潜在需求。
企业方面,《报告》指出,受访在深企业对我国和本地当前金融开放程度评价较高,认为金融开放的风险相对不大,下一步可稳步推进金融开放。但是,不同企业对金融开放方向的期待和需求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与其企业类型(外贸型、生产型、综合型、投资型)、企业规模大小以及跨境业务规模在全部业务中占比等密切相关。
大多数受访企业认为可以推动人民币在深港澳成为主要使用货币,期待进一步优化跨境金融管理、便利跨境移动支付。关于未来深港澳合作方向,76.0%的受访企业认为应推动人民币成为主要使用货币。50.8%的受访企业更倾向支付结算方面进一步开放,特别是有接近三分之二的生产型(64.1%)和外贸型企业(61.5%)期待这一领域更加便利化,表明在受访企业看来,跨境支付在开展跨境业务中扮演非常关键的角色。
此外,在跨境金融管理方面,受访企业期待进一步简政放权,赞同简化业务流程、减少审核材料、加快转向备案制等具体举措的受访企业均超过60%。
《报告》显示,受访企业对于与自身业务相关的金融衍生品、境外上市公司股票和未上市企业股权等跨境金融产品的兴趣相对较高,认为跨境融资是未来需求增长较快的领域。
同时,业务经营多元化以及涉外投融资业务较多的综合性、投资型受访企业对于资本项目金融开放的期待和需求更为强烈。71.0%的综合性企业和69.1%的投资型企业期待放松跨境资金使用限制,在所有类型企业中位居前二。
在金融开放方向的选择上,外贸型、生产型受访企业最希望在跨境支付结算方面进一步开放,占比分别为61.5%和64.1%。外贸型受访企业对于汇率风险相对较为敏感,对于境外金融衍生品的需求最为强烈,占比46.2%,高于总体11.0个百分点。
金融机构方面,受访在深金融机构对于我国和本地当前金融开放程度评价较高,认为金融开放的风险相对不大,下一步可稳步推进金融开放,希望在深港澳推动资本项目开放,推动人民币成为主要使用货币,发展金融科技,推动跨境融资和支付结算进一步便利化。
但是,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对金融开放方向、方式和具体措施的期待和需求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与金融机构的业务性质关系密切。
其中,证券类受访金融机构对于进一步金融开放特别是资本项目金融开放的需求更为迫切。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和期货公司等证券类机构对于我国金融开放的评分低于银行类机构,特别是在跨境人民币业务、跨境金融服务、金融监管等方面评价相对偏低。主要原因是现有的金融开放创新试点政策较多与银行业务相关,证券类金融机构对于开放红利的获得感相对不高。
证券类机构认为市场需求并不是跨境创新业务开展不及预期的主要原因,更多希望加快推进而不是稳步推进金融开放。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最期待证券投资进一步开放,期待的具体举措包括扩大沪深港通标的范围、放开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跨境业务等。
调查同时发现,银行类受访金融机构对现有金融开放程度评价相对较高,对于进一步金融开放持稳步推进态度。这与银行参与跨境贷款、跨境资金池等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措施以及金融创新业务试点较多有关,因此银行更认为货物贸易收支自由使用人民币结算最能代表人民币可自由使用。
另外,保险类受访金融机构对金融开放程度评价较高,对放开居民跨境购买投资类保险产品表现出较高的兴趣。保险类受访金融机构最倾向认为跨境投资自由使用人民币结算最能代表人民币可自由使用,这可能与其较多进行跨境资产配置相关。
总体上,保险类受访金融机构对当前跨境金融创新举措的获得感不高,更倾向于加快推进金融开放,期待资本项目开放、支付结算进一步便利化,对放开居民跨境购买投资类保险产品展现出较高的兴趣。
免责声明: 本公司提供的资讯来自公开的资料,本公司仅作引用,并不对这些资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及不承担任何责任。本公司提供的资讯并不构成任何建议或意见,均不能作为 阁下进行投资的依据。任何人士未经本公司书面同意,不得以任何方式传送、复印或派发资讯中的内容或投入商业使用。 风险披露声明: 投资涉及各种风险,买卖期货合约的亏蚀风险可以极大。在若干情况下,阁下所蒙受的亏蚀可能会超过最初存入的保证金数额。因此,在作投资决定前,阁下应研究及理解期货合约的风险、特点和限制, 并根据本身的财政状况、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作出评估或咨询独立专业投资顾问。如要了解风险披露的详情,请参阅本公司《客户协议书》中的《风险披露声明》。